財政部日前公布7月海關進出口統計,出口271億美元,連續10個月正成長,統計處官員表示「超乎預期」且感振奮,稱是32個月新高。但如果仔細回顧近3年來台灣對外貿易狀況,就可知又是拿著斷章取義的資料在忽悠社會大眾。



首先,從去年10月到今年7月出口連續10個月正成長,主要原因是前年10月到去年7月的同期間有9個月連續負成長,其中且有6個月負成長率達兩位數,壓低了比較基期;此外,7月出口達271億美元,若和2014年7月出口273億美元相較,只不過是回到3年前的水準,所謂32個月新高根本不具任何意義。

其次,今年1至7月出口增加194.6億美元、成長12.5%,其中對大陸出口就增加82.8億、成長21.3%,換言之,台灣出口成長43%來自於大陸的貢獻,今年上半年出口之所以能有所表現,主要是由大陸市場所帶動,促使大陸占台灣出口比重從25%增至27%,這成績豈不是完全違背民進黨和蔡政府一貫逢中必反、撻伐「傾中賣台」的政策?一方面經濟依賴大陸,另方面卻持續在削弱兩岸經貿關係,我們確實不知可以振奮的理由在哪裡。

此外若從出口產品結構看,IC占總出口27%,遠高於第2、3位的油品(3.6%)、液晶面板(2.6%),可說是台灣僅剩唯一的主力產業。前7個月IC出口成長19%,對總出口成長貢獻高達40%,其中對香港和大陸又占IC總出口54%。但在蔡政府「只出不進」政策下,只容許IC業者大舉西進,卻杜絕大陸業者來台投資、進行策略聯盟,讓台灣產業發展的能量日漸萎縮;等到將來包括台積電、力晶、聯電等在大陸投資、合作的晶圓廠陸續進入量產階段,IC產業版圖大洗牌,此時台灣出口不僅將無法振奮,甚且欲哭無淚。

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產業優勢在創新,但是創新若是沒有市場可依附,是沒有辦法實現它的商業價值,此時的創新若不出走,就是等著自然凋謝。大陸廣大市場的優勢一方面提供殺手級應用的平台,另方面作為創新試驗場域的基地,類似「唯品會」、「今日頭條」等新創企業能夠在短時間以創新營運模式崛起的案例不勝枚舉。例如「今日頭條」是於2012年3月成立的網際網路信息平台,採用「讓資訊找人」而非傳統「人找資訊」的新模式,創造出市場新的需求,2016年營業額就衝到人民幣100億。

反觀台灣的創新者卻困於本地市場過於狹小,投資環境惡化,加之蔡政府政策及措施處處和企業需求背道而馳,創新難以轉化為投資,即使投資亦難以成長,導致投資下挫,產業外移,2015年新設立公司平均資本額新台幣449萬元,2016年降為375萬,今年1~6月再降至334萬元,新創公司規模越來越小

IC產業是當前重中之重的產業,對於供電穩定有其獨特嚴格的要求。蔡政府非核家園政策搞到近來供電紅燈頻亮,日日處於限電邊緣,全民怨聲載道博客來網路書店 ,有關企業要求重啟核電一事,行政院長林全告訴台電要死了這條心;發言人徐國勇則表示,就像一個人生病,一定要到生命很危急,非用葉克膜不可時,葉克膜才可用。面對這種麻木不仁的政府,已赴大陸投資的IC業者或許會說:幸好作對了決策、跑得快;跑不走或死忠根留台灣的業者則只能說:心都死了,還要葉克膜幹什麼!

(作者為中華大學講座博客來書局網路書店教授)

(中國時報)

博客來書局
4556F172A47FDBE2
arrow
arrow

    garzaveroni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